准备一根不长不短的跳绳,刚好穿过脚底,穿一双舒适的鞋子,准备开始跳绳;身体保持直立,双手握住绳子,大臂靠近身体两侧,膝盖微微弯曲,准备跳动;让手腕甩动绳子,大臂保持不动,双腿轻微跳跃,让绳子刚好穿过即可,保持脚尖落地,熟悉动作后逐渐提高跳绳频率,动作重复到力竭再休息。
1、选择合适长度的跳绳。跳绳前一定要选择一根长度合适的绳子,绳子太长甩起来就没有力道,就不能跳得快起来,绳子太短则会束手束脚,妨碍身体伸展。
2、注意手脚协调。跳绳是一项讲究手脚协调的运动,一般手上开始甩动绳索,脚就要跟着跳起来,而且跳的时机很讲究,跳晚了绳子肯定碰脚了,跳早了可能人已经落地又碰脚。
3、控制跳起的高度。初学者跳绳有时候担心跳得低绳子就会碰脚,总是跳得很高,但这样的坏处就是人很容易觉得累,而且跳得不快。
4、学会用手腕。跳绳的过程一般不需要手臂使劲,要学会靠手腕的转动来带动绳子的甩动,这样既省力而且跳得更快。
1、练跳绳前先把跳绳摆放好。要把跳绳放在两个膝盖弯里,或者自然的垂到脚后跟处。
2、选择合适的跳绳长度。跳绳太长太多都不好,不利于顺畅的练跳绳。可以根据你的身高选择适合的跳绳长度。
3、跳绳时用手腕带动跳绳,而不是手臂。跳绳时手臂尽量避免大幅度晃动,而是手腕在灵活的转动跳绳,这样跳的时间长,也不容易累。
4、把握好跳绳下落的时机再起跳。这时练跳绳最重要的,跳绳要在双脚跳起时从下而过,这要求我们手、眼、脚、脑子协调一致。当跳绳即将到达膝盖部位时,双脚就要跳起了,过快或过慢都容易让跳绳绊到脚。跳的不要太高,要不然时间长了体力不支,很快就跳不动了。
5、掌握好跳绳甩起来的高度。如果把跳绳甩的过高,跳绳基本上不接触地面;甩的过低,跳绳很长一段砸到地面上,都会增加失误。比较理想的是跳绳只有20厘米左右的长度接触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