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句古文中的名言,出自《孟子·告子上》。它的意思是一个志向追求道德的人,不会因为功名的不足而困扰和迷失自己的心志。
这句话中的"志于道德者"指的是一个追求道德和价值观的人,他们以道德准则为导向,追求正义、善良和高尚的行为。
"功名不足"则指的是追求名利和荣誉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也就是没有取得社会地位、名声或成就等。
"累其心"表示这种功名的不足会给这个人的心灵带来精神上的负担和苦闷。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真正追求道德的人,不会因为功名不足而感到困惑和焦虑。他们将道德和个人修养放在首位,不会为了追求功名而放弃自己的道德原则。
总之,这句话强调了一个志于道德的人应该坚持内心的价值观,不受外界功名和名利的干扰,将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追求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上。
这句话意味着那些追求道德的人,不会被功名所困扰。他们不会为了名利而牺牲自己的内心和价值观。相反,他们将道德放在首位,追求真理和正义,而不是追逐权力和地位。他们的心灵不会被功名所累,因为他们知道道德和品德才是真正重要的。
追求道德的人,从不把功名放在心上。
意思就是:既然写了篇文章记录它,何不再给它命个名字,让它传播更远呢!
出自唐代刘禹锡《刘禹锡集的·洗心亭记》: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
译文:然而,山上的人手持如意向我作揖行礼说:“既然写了篇文章记录它,何不再给它命个名字,让它传播更远呢!”我凭借这个亭子环视了一下四周,认为没有不适宜的地方。 不仅赏心悦目又能让人心里清净,所以命名为“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