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清 · 袁枚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赏析
袁枚主张:凡优秀之作,往往是作者千锤百炼,去瑕留璧、一诗千改的劳动成果。
四年级语文学过袁枚的《所见》。
《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用语活泼自由、浅显明了。
作品原文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苔
[ 清·袁枚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碧绿的水,殷红的山,映衬着老夫的拐杖,夕阳落下,在小桥的西边。
老夫低吟着,不经意地惊起了溪鸟,它们飞入乱云的深处啼呜着。题画清 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译文村落村落傍晚天还很晴,桃花倒映在水显得更加鲜艳。牧童到了什么地方去?牛背上一只鸥睡着了。
《题画》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诗的解释:一个小村落,偎在温暖的晚晴里,村外,一枝桃花斜映河里,那么新鲜,野地里牧童哪里去了?只看见一只鸥在牛背上睡着了。此诗描绘了一幅安静的村居图。
题画
袁枚 〔清代〕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乡村傍晚雨后初晴的天空格外明朗,桃花映照在水中,显得更加鲜艳。
放牛的牧童也不知道去哪里了,只看见远处牛背上有一只鸥鸟,正睡得香甜。
注释
晚晴:傍晚雨后初晴。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