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目秀

分享实用生活经验与百科知识的学习平台

三字经1至6段(三字经一到六节)

第1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第2段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第3段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第4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第5段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第6段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字经第123段解释

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三字经第123段启示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珍惜大好的时光,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那么你就一定会得到丰厚的收获,你的思想和学识就越加丰富。你也将会做出更多贡献,这样才不枉人生在世。我们要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

《三字经》第六章与第七章经文。

第六章经文: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这章经文的意思是:

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很不应该的。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不读书学习,那么老的时候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第七章经文: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这章经文的意思是:

美玉不经过工匠的打磨雕刻,就不会变成精美的玉器。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能获得知识和懂得道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Powered By Z-BlogPHP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