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作者鬼谷子,本名王诩。战国时期卫国人。长于持身养性,谙熟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传世。
鬼谷子,民间称其为王禅老祖。“诸子百家”纵横家的鼻祖。由于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隐居清溪鬼谷,故称鬼谷子先生。
《鬼谷子》的作者是王诩,春秋时人。他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王诩是战国时代显赫人物,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
鬼谷子72术和兵法十四篇是两个不同的兵法体系,有一些区别。
1. 起源和作者:鬼谷子72术是由古代中国军事家鬼谷子所创立,而兵法十四篇则是由古代中国军事家孙武(孙子)所著。
2. 内容和结构:鬼谷子72术是一套包含72种兵法技巧和策略的体系,涵盖了战略、战术、情报、间谍等方面的内容。而兵法十四篇则是一本关于战争和军事策略的书籍,主要讲述了战争的原则、战略、战术等方面的内容。
3. 理论侧重点:鬼谷子72术注重的是灵活多变的战术和策略,强调以智取胜,通过巧妙的计谋和变化来战胜敌人。兵法十四篇则注重的是整体的战略思考和指导,强调以全局观念来制定战略,通过统一的指导原则来指导战争。
4. 应用范围:鬼谷子72术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政治、商业等领域。兵法十四篇则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是一本专门针对战争和军事策略的书籍。
总的来说,鬼谷子72术和兵法十四篇都是古代中国的兵法体系,但在内容、结构、理论侧重点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鬼谷子72术和兵法十四篇是两种不同的兵法体系。鬼谷子72术是鬼谷子所创,包含了丰富的策略和战术,涵盖了政治、军事、谋略等方面。它注重以智取胜,强调运用奇谋和变化来战胜敌人。而兵法十四篇是孙子所著,主要讲述了战争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强调以武力取胜,注重战争的组织、指挥和战术的运用。
两者的区别在于鬼谷子72术更加综合全面,注重智谋和变化,而兵法十四篇则更加专注于战争的基本原则和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