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不”的基本含义为副词;引申含义为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
在日常使用中,“不”也常做副词,表示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
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 ;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出处:杨振宁的《邓稼先》(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含义:
坚持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有着执着的追求。
例句:
1.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2.我决心要努力为成为最伟大的科学家而奋斗,至死不懈!
3.战士们在危机关头至死不懈,勇往直前。
至死不懈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到死都不松懈[1],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 ;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反义词:意志薄弱,读音:zhì sǐ bù xiè。
意思是:为了坚持捍卫真理,或者为了坚持做好一件事情,死都不怕,也要坚持到底做下去。表示出一个人的坚强不屈,宁折不弯的高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