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可以概括为。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古诗咏柳是一首宋代苏轼所作的民歌,全诗共十六句。诗中把柳树形象化,把思念爱人之情写出来。诗中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比喻,表达了男子不能实现爱情的无奈。“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描述了男子思念爱人的哀愁,从而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和爱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词句凄美动人,体现了男子对爱人的思念和无奈,更展示了大唐宋时期的文化气息和社会生活。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咏物诗,诗中运用拟人和比喻地修辞手法将柳树比作身姿曼妙的少女,轻柔的柳条比作衣服上的丝带,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柳树的身姿和创造出美丽的春风。
全诗原文如下: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碧玉一样的叶子装扮着高高的柳树,垂下千万条像绿丝带一样的柳条。不知道这样细细的叶子是何人裁剪出来的,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剪出这样的叶子。
简析:第一句写柳树,将嫩绿的柳叶比作碧玉,柳树比作美人,美人用碧玉来装扮自己。第二句写柳条,将柳条比作绿丝绦,细细的柳条就像是美人衣服上的绿色丝带一样,展现出柳树飘逸的风韵。最后两句将比喻、拟人和设问结合起来,是水裁剪出这样的柳叶,是二月的春风,它像剪刀一样。这首诗明面上是赞美柳树的身姿和风韵,实际上是赞美春天、赞美春风,春天和春风才是这些美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