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这首诗歌写的是早春时节的景象,所以这就是春季;
2、有关解释如下:
原诗是这么说的: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其实韩愈就是再把早春的景色与暮春的景色作比较——前两句“小雨”“草色”其实都是早春的景象,一场清新的春雨之后,原野上绿意茸茸,邀望可知是春草出露嫩芽,蒙蒙茸茸,清新可爱。这个很容易看出来,字里行间韩愈的笔触也是轻快而俏皮的,传神至极。
早春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似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浸润得酥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点评〗这首诗前两行为写景,一行写小雨,一行写草色。作者经过细致观察、比较,非常生动地写出了京城早春景色的特点。后两行抒情。作者认为早春景色大大超过晚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舒雅之情。
1、构成对比的句子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绝胜烟柳满皇都”,是指绿柳满城的春末,与之对比的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这时,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2、原诗句出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全诗原文为: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4、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