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最高境界是“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认为,道的境界是心灵的世界,是虚幻的,但它虚而有物,它的无穷奥妙,对于得道之士来说,蕴藏着天地万物的本原。彻底参透了“道”的人,就彻悟了人生真谛,获取了大智大慧,原先自己不可一世的锐气被搓消了,所有与己无益的杂乱念想得以解除。原来那些狂喜、愤怒、悲观、傲满、不屑等情绪化的目光,得以和心灵之光充分调和,取而代之的是不卑不亢、温和慈祥。
以合乎“道”的目光来看待世间的美丑、善恶、荣辱、贵贱、得失,这时的人才是清醒的、觉悟的。
遮天里的老子是人教的教主,而释迦牟尼是西方佛国的佛主。
遮天是网络知名小说家辰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老子和释迦牟尼分别代表了东方修仙界的两座顶峰,老子创立的人教,主教化人族繁衍生息,释迦摩尼创立的西方佛国,教导信徒众生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