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目秀

分享实用生活经验与百科知识的学习平台

陇西行王维(陇西行王维拼音翻译)

王维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此诗当作于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前后。当时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出参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幕府。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陈陶的《陇西行》共四首,此其二。此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诗人赞美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行为,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对深闺中妻子们的遭遇深表同情。全诗含义深刻,感人至深。

陇西行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走一下马就过了十里,扬一下鞭就过了五里。形容马速极快。用了夸张手法。整首六句就用了两句写马快,属于故意详写了。要注意这个节奏安排。否则直接“十里一走马,都护军书至;气喘呼告急,匈奴围酒泉”之类的,也是说了一样的事,但是节奏就显得平淡无奇了,和本诗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原来上一句马快是因为酒泉被围,特发军书来告急。

语言节奏依然值得注意,“军书至”之后直接把军书的内容亮出来,并没有用“言”字之类的词语来过渡(否则,举个例子,都护军书至,言贼围酒泉,这样比较符合普通人的表述习惯)。

这样的节奏是比较利落的。

注意这两句和前两句的顺序。先写场景,马飞快,再去解释,原来是正在送军书。

这个顺序,在王维另一首诗里也有:“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唐诗别裁传》说这两句顺序“若倒转便是凡笔”。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理解这两句需要个背景,古代一旦有战事发生,会用烽火来传递军情。所以这里就有个问题,为什么军书到了却还没有看到烽火呢?

按理来说,烽火传递应该比马快很多才对啊。哦原来是因为关山正在下雪影响到了烽火传递。

具体是怎么影响的,可以有两个猜测,一个是雪太大烽火点不起来,一个是雪太大导致别人看不见。

具体是哪个并不重要,因为这里的重点是,战地雪大。可以想象,酒泉被围,又偏逢大雪,情况一定很紧急。

这里也可以有另外一个解释,是说接到军书后再往酒泉望去,然而还是没有看到烽火,是因为下雪了。

具体是哪个解释比较对,其实影响也不大。仍然来看节奏。

前面四句联合造成一种军情紧急的意境,然而到这里没有继续往下渲染,也没有写支援方案,而是转而来一闲笔,写无烽火,节奏上属于突然慢下来。但是慢得恰到好处,丝毫没有突兀,不连贯之感。属于比较高级的。在我近来读的诗里,李白《关山月》给我类似的体验,整篇时空气象都写得很大,突然收尾“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来一个小小的特写,也是节奏的变化。总结整首诗是写一个小片段,小场景。然而依然有节奏的变化。同时画面也很生动。

本诗成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但同时我又觉得,情绪上却并不紧张。不知是为何。但同时,对于上海辞书出版社《王维诗鉴赏辞典》上说“诗中表现的情绪是热烈的,镇定和充满自信的”,我也没有太体会出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Powered By Z-BlogPHP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