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目秀

分享实用生活经验与百科知识的学习平台

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及翻译(《月夜忆舍弟》古诗翻译)

月夜忆舍弟的诗意: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月夜忆舍弟》

唐代 ·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以下是月夜忆舍弟原文及翻译,

作品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杜甫。

月夜忆舍弟

  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韵译】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月夜忆舍弟不是苏轼写的,是杜甫写的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Powered By Z-BlogPHP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