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目秀

分享实用生活经验与百科知识的学习平台

姜夔《扬州慢》原文(姜夔《扬州慢》原文拼音)

1.作者是姜夔。

2.全文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扬州慢》是词人姜夔的早期代表作,深刻地抒发了作者路过扬州时面对国事衰败而产生的一种悲凉痛惜的情绪。

4.扬州,自从隋代开凿京杭大运河之后,便成为南北运输的交通要道,各地商贾往来云集,珠帘十里。

自宋室南渡 后,扬州遭金人屡次掠夺,早已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更有十万金人铁骑踏破扬州,大肆烧杀抢掠,“横尸二十里”,惨象尤其使人目 不忍睹。 这首《扬州慢》作于淳熙丙申(1176年)冬至日,此时虽然距金人兵临扬州已有十五年有余,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 “感慨今昔”,不禁追忆丧乱,表露出词人对国家衰亡的深切悲痛。

纵观全词,行文的基调都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无论是词人所见到的“荠麦青青”、“废池乔木”还是在黄昏里听到的“号角”和“空城”还是词人自身所想到的杜牧“难赋深情”和不知亡国恨的“桥边红药”,都是一种悲剧的写照。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Powered By Z-BlogPHP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