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崖远渚图二首》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其一 深谷高林自一天,红尘无路近风烟。
两椽茅屋平生了,况是清溪有钓船。其二 竹帛功名一笔无,残年那复计荣枯。青山未得携家去,惆怅题诗是画图。丧乱诗,指反映不义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苦难深火热、 困苦交加的境地。彪悍勇猛的蒙古人,挟着的诗歌。 溯其源头,准确而言,当发于“感草原部落的野蛮凶狠,铁骑所踏之处,无所不糜,劫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
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形成河汾诗派。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和百姓苦难,如《岐阳》、《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沉郁悲凉,追踪老杜,堪称一代「诗史」。
金朝: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