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古诗文网里面查不到它的出处,百度也没有相关的解说。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望采纳
汉语拼音注音:
《风》唐代:李峤
《fēng 》táng dài :lǐ qiáo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jiě luò sān qiū yè ,néng kāi èr yuè huā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guò jiāng qiān chǐ làng ,rù zhú wàn gān xié 。
注释:
1、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2、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3、过:经过。
4、斜:倾斜。
释义: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作者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创作背景:
此诗作年未得确证。有人认为,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三人一起在春天游泸峰山,山上景色秀美,一片葱郁。等及峰顶之时,一阵清风吹来,李峤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