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晋的读音jìn。
二、释义:
1、周朝国名(前11世纪中叶—前4世纪中叶)。在今山西、河北南部一带。被韩、赵、魏三家所灭。
2、朝代名。(265—316)。司马炎灭魏后建立。建都洛阳,国号晋,史称西晋。为匈奴人刘聪所灭。后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晋朝(317—420),史称东晋。为刘裕所灭。西晋、东晋合称两晋。
瑨
释义为次于玉的美石,出自《广韵》,意思是刃切,去震,精。
拼音:[ jìn ]
部首: 王
笔画: 14
五笔: GGOJ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基本解释
像玉的石头。
详细解释
〈名〉
像玉的石头。多用于人名
瑨,美石次玉。——《广韵》
瑨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 瑨·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卽刃切,音晉。【廣韻】美石,次玉。【韻會】石之似玉者。【集韻】或作璡。
。
? 汉典
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in?? 韩语罗马 CIN现代韩语 ?
客家话 [海陆腔] zin3 [客英字典] zin5 [台湾四县腔] zin3 [梅县腔] zin5粤语 zeon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瑨,念 [jìn]
瑨读作jìn,释义为次于玉的美石,出自《广韵》,意思是刃切,去震,精。
基本释义
瑨jìn 1.次于玉的美石。 2.多用于人名。
元朝有瑨1 〔jìn ㄐㄧㄣˋ〕
1.次于玉的美石。《广韵·去震》:“瑨,美石次玉。”2.多用于人名。 元朝 有 赵瑨 。见《元史》本传。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卽刃切,音晋。《广韵》美石,次玉。《韵会》石之似玉者。《集韵》或作璡。??。
一个王一个晋这个字是 瑨读音:[jìn]部首:王 释义:似玉的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