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是指回归农村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
作品原文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1,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2,一去三十年3。
羁鸟恋旧林4,池鱼思故渊5。
开荒南野际6,守拙归园田7。
方宅十余亩8,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9,桃李罗堂前10。
暧暧远人村11,依依墟里烟12。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13,虚室有余闲14。
久在樊笼里15,复得返自然16。
其二
野外罕人事17,穷巷寡轮鞅18。
白日掩荆扉19,虚室绝尘想20。
时复墟曲中21,披草共来往22。
相见无杂言23,但道桑麻长24。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25,零落同草莽26。
其三
种豆南山下27,草盛豆苗稀28。
晨兴理荒秽29,带月荷锄归30。
道狭草木长31,夕露沾我衣32。
衣沾不足惜33, 但使愿无违34。
其四
久去山泽游35,浪莽林野娱36。
试携子侄辈37,披榛步荒墟38。
徘徊丘垄间39,依依昔人居40。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41。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42?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43。
一世异朝市44,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45,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46,崎岖历榛曲47。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48。
漉我新熟酒49,只鸡招近局50。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51。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52。
其六
种苗在东皋53,苗生满阡陌54。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55,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56,稚子候檐隙57。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58。
但愿桑麻成59,蚕月得纺绩60。
素心正如此61,开径望三益62。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4.羁(jī)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5.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6.野:一作“亩”。际:间。
7.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8.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9.荫(yìn):荫蔽。
10.罗:罗列。
11.暧暧(ài):昏暗,模糊。
12.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空室。余闲:闲暇。
15.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16.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17.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18.穷巷:偏僻的里巷。轮鞅(yāng):指车马。鞅,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
19.白日:白天。荆扉:柴门。
20.尘想:世俗的观念。
21.时复:有时又。墟曲中:一作“墟里人”。墟曲,乡野。曲,隐僻的地方。
22.披:拨开。
23.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
24.但道:只说。
25.霰(xiàn):小雪粒。
26.莽(mǎng):草。
27.南山:指庐山。
28.稀: 稀少。
29.兴: 起身,起床。荒秽:指野草之类。形容词作名词。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30.带:一作“戴”,披。荷(hè)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31.狭: 狭窄。草木长:草木丛生。
32.夕露:傍晚的露水。沾:打湿。
33.足:值得。
34.“但使”句: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只。违,违背。
35.去:离开。游:游宦。
36.浪莽:放荡、放旷。
37.试:姑且。
38.榛(zhēn):丛生的草木。荒墟:废墟。
39.丘垄(lǒng):坟墓。
40.依依:思念的意思。
41.杇(wū ):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
42.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焉如:何处去。
43.没(mò):死。一作“殁”。
44.一世:三十年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
45.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
46.策:策仗,扶杖。
47.崎岖(qí qū):形容山路不平。榛曲:指草木丛生的小路。
48.濯(zhuó):洗。
49.漉(lù):水下渗,此指用布滤酒。
50.近局:近邻。
51.荆薪:荆柴。明烛:明亮的烛。
52.天旭:天明。
53.东皋(gāo):水边向阳高地。也泛指田园、原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东皋”“西畴”。
54.阡(qiān)陌:原本田界,此泛指田地。
55.巾柴车:意谓驾着车子。柴车,简陋无饰的车子。
56.归人:作者自指。烟火:炊烟。
57.檐隙:檐下。
58.百年:一生。役:劳作。
59.桑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60.蚕月:忙于蚕事的月份,纺绩也是蚕事的内容。
61.素心:本心,素愿。
62.三益:谓直、谅、多闻。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语本《论语·季氏》。
归园田居是指回到农村的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在田园中的房屋,种植庄稼,饲养家畜,享受宁静祥和的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源于中国古代的士人文化,强调自给自足和自然环境中的和谐。
在现代社会,部分人士选择归园田居的生活方式,以逃离城市的喧嚣和空气污染,追求简单朴素的生活。
是指文人墨客或士人归隐于乡村,隐居田园,以耕种、游赏、读书、作画为主要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起源于中国古代,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文人隐居山林,唐宋时期更达到鼎盛时期。
归园田居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受到了很多文人的推崇和传承,他们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可以远离俗世的烦扰,回归自然,追求心灵上的宁静和自由,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发扬自己的才华,创作出更多的文学、艺术作品。
虽然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已经与归园田居大相径庭,但是这种生活方式仍然具有很高的审美和文化价值。
是指离开城市,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景。
这个词语来源于唐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态度。
在现代,归园田居也经常被用来形容人们追求简单、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回归自然和本真生活的愿望。
意思是归于平静的田园生活的意思。这也是坐着向往比较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比如远离喧嚣的都市,需要去到农村。
归园田居是回到田园家乡的意思。
《归园田居》是一部富有人文情怀和生态意识的作品。陶渊明通过对自然、田园、人文、生态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回归田园定居山野的意思。
在山下隐居,一个要有田,自食其力;一个要有住的地方,有田园最好!地方宽阔,空气新鲜!
有了这两样,加上清风明月作伴,自是悠闲的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指的是离开城市,回到田园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
这种方式在中国古代很常见,尤其是士人们退隐到乡间过自给自足的生活,追求身心灵的自由和升华。
在现代社会,一些人也选择离开城市,到乡村定居,重新认识自然,放慢生活步伐,寻求更为简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于这个问题,《归园田居》是唐代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篇田园诗,描述了他放弃官职、回归乡土、过着朴素自然的生活。故此,“归园田居”的意思就是回到乡村,过着朴素自然的生活。
归园田居是一种休闲度假模式,即到市郊租一块田,种上喜欢的瓜果蔬菜,亲自浇水、施肥、收获。
基本介绍
归园田居
在周末或节假日选择逃离都市,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已成为城市居民休闲生活的时尚。现在,除了游山玩水,城里人还多了一项选择,那就是种地:到市郊租一块田,种上喜欢的瓜 果蔬菜,亲自浇水、施肥、收获,尽情享用丰收的果实。
这种新兴的度假方式可谓一举多得,既能让“城市农夫”们收获健康的人生,又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同时还提供了新的创业机会。
归园田居既是一种居住方式,也是一种思想风格。它强调回归自然,追求宁静、深邃、纯净的生活。归园田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人墨客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
是陶渊明一组诗的题名,归居田园之义,描写了田园生活,以及美好的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自由及田园生活的热爱。
1、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2、原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归园田居》为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作,诗歌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在诗人的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