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目秀

分享实用生活经验与百科知识的学习平台

好习惯的养成(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首先进行养成教育。养成习惯和规矩要认识其重要性,对于做好人做成事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充分认识这些才能有养成的自觉性。

其次进行养成训练。养成习惯和规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磨练的过程,在思想上行为上摒弃不良的东西,时刻敲响警钟约束自己。

最后进行养成实践。养成习惯和规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重在积极实践自律一生,所以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个人所处环境,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做一个守规矩的好人。

很简单就三步:找到希望,建立目标,在自己的拉伸区不断练习和改进;需要从认知和心理层面开始。

具体可参考DK的《自我管理之书》和周岭《认知觉醒》

如果想要养成好的习惯,那就制定21天的计划,比如每天7点起床。坚持21天你就会自然醒

我的好习惯是不挑食,属于自带天赋类型,凡是食物来者不拒。

1、重视榜样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曾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其中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习得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孩子幼年时期,一个良好的榜样是极其重要的。孩子会尝试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他们最初的模仿对象便是自己的父母。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无道理。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如果父母想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父母便要和孩子一起劳动,做孩子的示范。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讲礼貌,那父母平时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辞。简而言之,父母希望孩子怎么做,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2、加强监督,及时反馈,开始培养孩子的某一习惯时,父母应当加强对孩子该行为的监督。当孩子作出与要求相符合的行为时,应该给予及时反馈以达到强化行为的目的。

例如,当孩子决心早起不赖床,那么当孩子第二天早起了,父母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孩子作出与要求相悖的行为则要给予适当的惩罚。这些,都需要父母做孩子身边的“有心人”,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

3、打卡记录,但有的时候,表扬的效果并不是那么好。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那就是——打卡记录。我们可以用A4白纸为孩子绘制一张“4x7”的28格的表格,张贴在客厅等显眼的地方。孩子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在格子里打钩。例如,希望培养孩子早起的习惯,那么当孩子早起,便可以在格子里打钩。这种打卡的方式,对比单纯的口头表扬,更能直观表现量化的过程,便于监督,同时也能逐步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研究表明,培养和巩固一个习惯需要28天,父母监督孩子完成28天或者1个月的打卡即可。而在打卡过程中,也可以在一些关键天数设立一些小奖励以刺激孩子继续坚持。

除了自己绘制表格打卡,还可以借助打卡APP和微信朋友圈打卡,邀请大家共同监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Powered By Z-BlogPHP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