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蜀道难》以险阻崎岖的蜀道为背景,揭示了蜀地的厚重历史。诗中列举了远古蜀王名,夸赞了蜀地人杰地灵,显示出蜀地历史悠久的特点。蜀地自史前时期起就有人类居住,历经了文化的沉淀和漫长的历史变迁。诗人笔下的蜀道艰险,更是代表了蜀地历史中曲折多变的历程。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蜀地的壮阔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